中东部多地体验初春般暖意 明起降水发展增多******
中国天气网讯 今起三天(1月10日至12日),我国中东部大部仍将处于明显偏暖的天气格局中,东北、江南不少地方最高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超10℃,体验初春般的暖意。本周后半段,随着强冷空气登场,上述地区将上演冷暖大逆转,公众需关注临近预报,及时添衣防感冒。
我国中东部大部仍偏暖 本周后期多地上演冷暖大逆转
昨天是“三九”第一天,我国大部地区升温仍是主旋律,体验常年同期少见的暖意,东北、江南多地仿佛穿越至初春。
明天起,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明后天,它主要影响西北地区,新疆、甘肃、青海降温6~12℃,新疆北部、甘肃西部降温14~18℃,阿勒泰北部降温超过20℃,风力4~6级,山口风力可达8~10级。
12日之前,我国中东部大部仍将保持偏暖的天气格局,东北、江汉、江淮及江南等地,气温偏高情况最为突出,日最高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0℃以上。冷空气强度较弱,长江以北地区气温小幅波动,总体偏暖趋势不会被改变。省会城市中,沈阳明天最高气温可达7℃,比常年同期气温偏高超10℃,经历常年同期罕见的暖意。
而在南方,气温偏高的更加明显,13日前后,长江流域的最高气温将升至20℃以上。像长沙,13日的最高气温可达23℃左右。
随着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本周后半段,中东部地区也将受到它的影响,届时多地将上演冷暖大逆转,公众需关注临近预报,及时添衣保暖,谨防感冒。
新疆有持续性强降雪 明起中东部降水发展增多
降水方面,今天,我国降水区域仍集中在一南一北:新疆北部及华南地区,新疆多地有强降雪现身,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或有大雨。具体来看,今天,内蒙古东北部、新疆北部和西部山区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北疆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10~19毫米)。江南东南部、华南大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广西东南部沿海、广东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
明天,随着补充弱冷空气南下,暖湿气流增强,我国中东部雨雪天气将增多,其中黑龙江西北部、新疆北部和西部山区、西藏西部、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沿天山地区、西藏西部等地局地有大到暴雪。江汉南部、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
后天,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黑龙江中部和西北部、新疆中部和西部、西藏西部和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南疆西部等地局部地区有大雪。江南中东部、广东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今起三天,新疆仍有持续性强降雪,明后天降雪范围还将向南扩展,大部有小到中雪,沿天山一带有大到暴雪。此外,明天起,我国中东部地区雨雪也将增多,临近春节,公众需关注航班、客运信息,驾车出行注意小心慢行。
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预计还将持续上调利率****** 中新社纽约2月1日电 (记者 王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月1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5%至4.75%的水平,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这是美联储自去年3月以来连续第八次加息。 美联储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此次声明将“通胀仍然居高不下”的措辞改为“通胀有所缓和,但仍处于高位”,同时重申高度关注通胀风险,预计还将继续上调利率。 声明称,最近的指标表明美国的支出和生产温和增长,就业增长势头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位。通胀有所缓和,但仍处于高位。俄乌局势加剧了全球不确定性。美联储高度关注通胀风险。为支持实现充分就业和2%较长期通胀率的目标,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4.5%至4.75%之间,并预期这种持续上调将是合适的,以形成足够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此外,美联储将继续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货币政策例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过去三个月的通胀数据显示价格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不过,我们仍需要更多证据来确定通胀处于持续下降的轨道上。历史强烈警告不要过早放松政策。美联储关注的重点不是短期走势,而是更广泛金融状况的持续变化。目前的判断是,美联储还没有采取足够严格的政策立场,所以说预计持续加息将是合适的。在今年3月的货币政策例会上,美联储将更新对终端利率的评估。 美国股市三大指数在鲍威尔讲话后由跌转涨。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6.92点,或0.02%,收于34092.96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231.77点,或2%,收于11816.32点;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42.61点,或1.05%,收于4119.21点。 《华尔街日报》说,此次加息标志着美联储连续第二次放慢加息步伐。鲍威尔发表讲话后,投资者预计若通胀数据继续改善,美联储此前预测的5%至5.25%之间的终端利率有可能面临下调。彭博社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美联储官员已经开始说“两边话”,他们在暗示进一步加息是合适的同时,也承认将在未来的政策决定中考虑收紧的累积量。市场对利率在将升至多高以及维持高位多久方面已偏向鸽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