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环境公益诉讼专题指导性案例******
光明日报北京1月11日电(记者靳昊)最高人民法院11日对外发布环境公益诉讼专题指导性案例,旨在进一步指导全国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据了解,2013年1月1日起,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该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10年来,环境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全国法院共设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组织)2426个,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建成覆盖全国各层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体系的国家。全国法院探索创新补植复绿、增殖放流、技改抵扣、认购碳汇等裁判执行方式,共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和司法确认案件1.6万余件。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共10件,涉及走私洋垃圾、毁损自然遗迹、偷排船舶污水、非法采矿、破坏公益林地等不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行为类型,涵盖数人侵权、生态环境损害后果认定、修复责任承担和验收标准、技改抵扣、应急处置措施和费用承担等实体规则,以及诉前磋商、司法确认、先予执行等程序规则,有助于丰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法律适用。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2日 04版)
饭店老板连续9年请环卫工吃团年饭******
近日,浙江宁波,饭店老板王玉乐精心准备了团年饭,邀请60多位环卫工人欢聚一堂。这样的活动,这家名为“灶福人间”的饭店已连续举办了9年。平时,老板王玉乐还在饭店门口设置了“爱心驿站”,夏天为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准备凉茶以及消暑用品,冬天为他们准备姜茶、热茶,希望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网友:看店名就觉得温暖!(记者:殷晓圣)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